2025
來源
分享
樓下的小池塘里,蛙聲比往年來得更晚一些,也許是近期來氣溫起起伏伏大起大落,蛙們不敢放開鳴叫。春江水暖鴨先知,青蛙又何嘗不是,世象的冷暖在動物界也在人間。
樓下的綠化樹上,鳥兒們在枝杈間飛翔跳躍,無憂無慮地鳴唱。特別是清晨,它們不加掩飾的歡快歌聲明顯讓人感受到鳥兒的自由舒暢發(fā)自肺腑。
樓下的草從里,時常有幾只流浪貓一躥而過,甚至爬上墻壁屋柱,瞪眼看著路人一動不動。因為有所謂愛心人士的投喂,它們生活無憂,肥體壯。有居民偵破:這愛心人士是隔壁小區(qū)的人,故意走到我們小區(qū)投喂以引開野貓到別的小區(qū)去,心機頗深。
樓下的廣場上,時常有人聚攏閑聊,或帶著孩子,或提著菜蔬,或抱著雙臂,人前人后家長里短地談論著。小區(qū)(村口)情報站著實是一種有中國特色的非凡存在。待到下午,散學歸來早的兒童,三五成群追逐奔跑,也有孩子粉筆在地上畫出童稚的圖畫,直到媽媽喊他們回家吃飯。也偶有時尚的年輕人著拖鞋穿著睡衣提著垃圾,昂首挺胸目不斜視地走向垃圾收集點。自從為推動垃圾分類實行“高層撤桶”后,下樓扔垃圾成了居民的日常。
樓下馬路的對面,沿江綠化帶是群眾休閑鍛煉的好去處。但在一個小亭子里,有三位約六十上下的男女長年占據(jù)坐椅擺放影音設備,每天下午四點許開始引吭高歌,歌聲百米可聞,雖聲音粗糙,但他們自信滿滿,不管別人的感受也不懼公共管理者,據(jù)說城管與街道社區(qū)聯(lián)合勸導多次無用。相距數(shù)十米開外的另一處長廊里,幾位吹奏愛好者也是常年風雨無阻地吹起笛子、薩克斯、葫蘆絲等樂器,聲音飛過江面、灌入樓棟,不少人耳朵被迫營業(yè)。有言“靜能生慧,慧能生定,定能生智”,網(wǎng)上說“我想靜靜,不要問我靜靜是誰”,靜靜難能所以可貴。聽有個常去日本的人說,在日本,一些人因為環(huán)境太安靜了而得抑郁癥,覺得不可思議。東瀛不遠,人文環(huán)境迥異如此,真讓人驚訝。
樓下的馬路上,車輛飛馳,人來人往,但見偶有人騎車逆行,一些快遞員還邊看手機邊單手操控車輛疾行,或是自持年輕手腳靈光,或是趕時間送單怕扣錢,或是為了多接單而爭分奪秒。人生如逆旅,但不可逆行;規(guī)矩記心間,慎行免傷悲。
樓下是小區(qū)域也是大世界,見人見物見事見萬千,你不妨多看看。
編輯: 馬慧瓊